深入了解Data Workbench 終止公告.
延時維度是從父項可數維度(例如工作階段)和時間維度(例如日)建立。
在Data Workbench中建立延遲表格時,會自動將延遲維度新增至視覺效果檔案(.vw)。 您可以依照下列步驟編輯表格的延遲維度。
編輯延遲維度的方式
開啟在文本編輯器(如記事本)中建立的延遲表。 位於「使用者>」 working profile name
>在Data Workbench安裝目錄中工作資料夾。
定義的延遲維度包含下列範例所示的參數。 (延遲維度的定義可能包含其他參數。) 此 line entity = LatencyDim: 指出延遲維度定義的開始。
entity = LatencyDim:
Name = string: dimension name
Level = ref: wdata/model/dim/level
Clip = ref: wdata/model/dim/clip
Time = ref: wdata/model/dim/time dimension
Format = printf_format:
format = string: %+0.0f time string
offset = double: offset
Time Before = int: time before
Time After = int: time after
使用下表作為指南,編輯「名稱」、「級別」、「剪輯」、「時間」、「格式」、「之前時間」或「之後時間」參數的值:
對於此參數…… | 提供此資訊…… |
---|---|
名稱 |
選填。以滑鼠右鍵按一下維度標籤或元素時,出現在內容功能表中的延遲維度名稱。 |
層級 |
延遲維度的父項可數維度。 例如工作階段、訪客和頁面檢視。 |
片段 |
與延遲維度的層級有一對多關係的可數維度。 不會計算此維度的延遲。 例如,如果您指定「頁面檢視」層級和「工作階段」片段,則會針對在與事件相同的工作階段期間發生的頁面檢視計算延遲。 如需一對多(簡單)維度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資料集組態指南. |
時間 |
用於測量延遲維度的經過時間的維度。 此維度可以是時間維度,例如日或小時,或可計數維度,例如訪客、工作階段或頁面檢視。 |
格式 | 選填。指定Data Workbench中延遲視覺效果的外觀。 在「格式」參數中,您可以編輯下列值:
|
之前時間 |
計算延遲之事件之前的最大時間量(以時間維度的單位表示)。 如果此值設為0或完全未設定,則只會計算正向的延遲。 如果更改此值,請務必更改Format參數中的偏移值:偏移是「之前時間」值的負值。 |
時間之後 |
計算延遲之事件之後的最大時間量(以「時間」維度的單位表示)。 |
儲存 .vw 檔案到「用戶*工作配置檔案名*\工作」資料夾。
以下是預設延遲維度的設定:
entity = LatencyDim:
Name = string:
Level = ref: wdata/model/dim/Session
Clip = ref: wdata/model/dim/Visitor
Time = ref: wdata/model/dim/Day
Time Before = int: 7
Time After = int: 7
在下列延遲維度中,每個工作階段事件的延遲會以小時計算,而「之前時間」設為零。 因此,系統只會計算在定義事件後24小時內發生的工作階段延遲。
entity = LatencyDim:
Name = string:
Level = ref: wdata/model/dim/Session
Clip = ref: wdata/model/dim/Visitor
Time = ref: wdata/model/dim/Hour
Time Before = int: 0
Time After = int: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