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整個 Analytics 中使用 AAM「對象」維度。整合的區段即是稱為「適用對象 ID」和「對象名稱」的新 Analytics 維度,且使用方式與 Analytics 收集的任何其他維度一樣。「資料摘要」中,「對象 ID」會儲存於「mc_audiences」欄。這些維度目前在 Data Workbench 或直播串流中均不可用。可以利用 Audiences 維度的部分例子包括:
在 Analysis Workspace 中,AAM 區段會顯示為兩個維度。
前往 Workspace。
從「維度」清單中,選取「對象 ID」或「對象名稱」。名稱為易記的 ID 分類方式。
區段比較會找出兩個區段之間在統計上最顯著的差異。您可以兩種方式在「區段比較」中使用對象資料:1) 作為要比較的兩個區段,2) 作為「排名最前的維度項目」表格中的項目。
前往 Workspace,然後從左欄選取「區段比較」面板。
在「元件」選單中,搜尋對象名稱。
開啟「對象名稱」,以便顯示相關的維度項目。
將您要比較的對象拖曳至「區段比較」產生器。
(選用):您也可以帶入其他維度項目或區段,最多可比較 2 個區段。
按一下「建立」。
由於「對象 ID」和「對象名稱」維度是用於比較之兩個區段的額外個人資料,因此會自動出現在「排名最前的維度項目」表格中。
AAM 區段資料是以逐次點擊的方式傳入 Analytics,並會在該時間點即時表示訪客的對象成員資格。也就是說,訪客可能會先歸入某個區段 (例如「察覺」),之後再歸類到更符合的區段 (例如「考慮」)。您可以使用 Analysis Workspace 中的「流量」,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訪客在對象之間所採取的歷程。
前往 Workspace,然後從左欄選取「流量」視覺效果。
將「對象名稱」維度拖曳至「流量」產生器。
按一下「建立」。
(選用):將任何其他維度拖曳至「流量」視覺效果可建立維度間流量。
對象也可用於流失視覺效果中。
文氏圖表視覺效果可顯示最多 3 個區段之間的重疊部分。
前往 Workspace,然後從左欄選取「文氏圖表」視覺效果。
在元件選單中,搜尋對象名稱。
開啟「對象名稱」,以便顯示相關的維度項目。
將您要比較的對象拖曳至「文氏圖表」產生器。
(選用):您也可以帶入其他維度項目或區段,最多可比較 3 個區段。
按一下「建立」。
您可以將「對象」維度連同 Analytics 收集的行為資訊整合到 Analytics 區段產生器。
前往「元件 > 區段」。
按一下「新增」,建立新區段。
命名區段後,將「對象名稱」維度拖曳至「定義」面板。
(選用):新增其他標準至區段。
儲存區段。
若要檢視 Analytics 報表,請前往「報表 > 訪客資料 > 對象 ID 報表」。
在此資料夾中,您可以同時存取「對象 ID」和「對象名稱」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