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區段是使用 THEN 運算子所建立,而非 AND 或 OR 運算子。THEN 表示某個區段標準發生,然後接著另一個標準。依預設,循序區段會識別所有相符的資料,並顯示「包括所有人」篩選條件。可使用「僅限序列之前」和「僅限序列之後」選項,將循序區段進一步篩選成相符點擊的子集。
此外,您可以使用 After 和 Within 運算子,將查核點之間的循序區段限制為特定時段、詳細程度和計數。
以下是有關循序分段的影片:
當建立一個區段並設定「包括所有人」,區段會識別整體符合指定模式的路徑。這是基本序列區段尋找同一位造訪者的一個點擊 (頁面 A )然後又一個點擊 (頁面 B) 的例子。這個區段設定為「包括所有人」。
如果結果… | 序列 |
---|---|
符合 | A 然後 B A 然後 (在不同次造訪中) B A 然後 D 然後 B |
不符合 | B 然後 A |
「僅限序列之前」與「僅限序列之後」選項可讓您在指定的序列之前或之後,將區段篩選為資料子集。
例如,假設有一個 B -> D 的序列。這三種篩選條件會依照下列方式識別點擊:
範例 1:B 然後 D 出現一次
範例 | A | B | C | D | E | F |
---|---|---|---|---|---|---|
包括所有人 | A | B | C | D | E | F |
只限之前序列 | A | B | ||||
只限之後序列 | D | E | F |
範例 2:B 然後 D 出現多次
範例 | A | B | C | D | B | C | D | E |
---|---|---|---|---|---|---|---|---|
包括所有人 | A | B | C | D | B | C | D | E |
只限之前序列 | A | B | C | D | B | |||
只限之後序列 | D | B | C | D | E |
讓我們用「點擊深度」維度來建構此概念。
範例 3:點擊深度 3 然後 5
在「within」子句裡,您可以在「THEN」陳述式之間加入「within 1 search keyword instance」、「within 1 eVar 47 instance」之類的文字。這樣會將區段限制在某個維度的一個例項內。
在規則之間設定「維度內」子句,讓區段可以限制資料為只符合該子句的序列。請看下面的例子,其限制設定為「1 頁面以內」:
如果結果… | 序列 |
---|---|
符合 | A 然後 B |
不符合 | A 然後 C 然後 B (因為 B 不在 A 的第 1 頁內) 注意:如果取出維度限制,「A 然後 B」和「A 然後 C 然後 B」都符合。 |
識別先檢視某個頁面再檢視另一個頁面的訪客。點擊層級資料在篩選此序列時不會考慮以前、過去或過渡作業,或之間發生的頁面檢視的時間或次數。
範例:訪客檢視頁面 A,然後在同次造訪或另一次造訪中檢視頁面 B。
使用個案
以下是如何使用此區段的範例。
建立此區段
您在頂層的「訪客」容器內巢狀內嵌兩個頁面規則,並使用 THEN 運算子將頁面點擊排序。
識別離開行銷活動但在其他作業中返回頁面檢視序列的訪客。
範例:訪客在單次造訪中檢視頁面 A,接著在另一次造訪中檢視頁面 B。
使用個案
以下是如何使用這類區段的範例:
建立此區段
此範例會在頂層的「訪客」容器內巢狀內嵌兩個「瀏覽」容器,並使用 THEN 運算子排序區段。
識別在次數不定的瀏覽中檢視兩個頁面,然後在另一次瀏覽中檢視第三個頁面的訪客。
範例:訪客在一或多次造訪中造訪頁面 A 然後造訪頁面 B,接著在另一次造訪中造訪頁面 C。
使用個案
以下是如何使用這類區段的範例:
建立此區段
您可以在「訪客」容器中新增多個「點擊」容器,以在同類容器之間運用適當運算子並且使用規則和維度 (如「頁面」和「訪問次數」) 來定義頁面檢視,並在「點擊」容器內提供序列維度。在「點擊」層級套用邏輯可讓您在「訪客」容器內的相同點擊層級限制並結合相符項目,以建立各種區段類型。
範例:訪客在頁面檢視序列的首次點擊 (在範例中為頁面 D) 後瀏覽頁面 A,接著瀏覽頁面 B 或頁面 C (不管瀏覽幾次)。
使用個案
以下是如何使用這類區段的範例:
建立此區段
選取「訪客」容器做為頂層容器。
新增兩個「點擊」層級容器 — 這是一個維度和一個適當的數值維度,透過 AND 和 OR 運算子在相同的「點擊」層級連結在一起。
在「造訪」容器中,新增另一個「點擊」容器並巢狀內嵌另兩個以 OR 或 AND 運算子連結在一起的「點擊」容器。
使用 THEN 運算子序列排序這些巢狀「點擊」容器。
同時在瀏覽和點擊層級放置查核點,可以限制區段符合特定瀏覽以及特定點擊的要求。
範例:訪客在同次造訪內先造訪頁面 A,接著造訪頁面 B。在新瀏覽中,訪客接著前往頁面 C。
建立此區段
除非您使用「排除」規則特別排除訪客、瀏覽或點擊資料,否則區段規則會包含所有資料。此功能可讓您移除常見資料,建立焦點更明確的區段。也能讓您建立區段來排除找到的群組,用以識別剩餘資料集,例如可以建立規則來包含下訂單的成功訪客,然後排除這些訪客,以找出「未購買者」。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此功能較適合用來建立排除廣泛值的規則,而非使用「排除」規則來鎖定特定的包含值。
例如:
Home Page
)、建立頁面等於「首頁」的點擊規則,然後排除它。此規則會自動包含「首頁」以外的所有值。可採用「排除」運算子,以識別訪客未執行特定瀏覽或點擊的序列。排除查核點也能包含在邏輯群組中。
當另兩個查核點之間未明確發生查核點時,強制對區段訪客執行邏輯。
範例:訪客造訪了頁面 A,然後就造訪頁面 C 而未造訪頁面 B。
使用個案
以下是如何使用這類區段的範例:
建立此區段
如同建立簡易的混合層級或巢狀循序區段一樣來建立您要的區段,接著設定容器元素的 EXCLUDE 運算子。以下範例為彙總區段,其中將三個點擊容器拖曳至畫布,並指派 THEN 運算子來連結容器邏輯,接著排除中間頁面檢視容器,僅包含依序從頁面 A 前往頁面 C 的訪客。
如果排除查核點位於循序區段的開頭,則可確保排除的頁面檢視不會發生在第一個非排除的點擊之前。
例如,餐廳想要查看避開主要登陸頁面、直接進入「外送」頁面的老手使用者。此範例可以簡化為訪客避免造訪頁面 A 並直接造訪頁面 B。
建立此區段
在頂層的「訪客」容器內建立兩個不同的「點擊」容器。接著設定第一個容器的 EXCLUDE 運算子。
如果排除查核點位於序列結尾,則可確保最後一個非排除查核點與訪客序列結尾之間不會出現此查核點。
例如,一家服裝店希望檢視所有造訪過產品頁面後從未造訪購物車的訪客。此範例可以簡化為訪客造訪頁面 A 後,在當下或之後的造訪中從未造訪頁面 B。
建立此區段
建立簡單序列區段,方法是拖曳兩個點擊容器至畫布並使用 THEN 運算子將其連接。然後指派 EXCLUDE 運算子至序列中的第二個點擊容器。
邏輯群組容器必須將條件分組至單一循序區段查核點。特殊邏輯群組容器僅適用於循序區段,以確保其條件在任何先前的循序查核點之後,以及任何後續的循序查核點之前皆符合。邏輯群組查核點本身內的條件可依任何順序符合。相較之下,非循序容器 (點擊、造訪、訪客) 不要求其條件在整個序列中均符合,如果搭配使用 THEN 運算子會產生非直覺式結果。邏輯群組容器可將數個查核點視為群組,而不需在群組查核點間排序。換句話說,該群組內的查核點順序並無影響。例如,您不能在訪客容器中巢狀內嵌訪客容器。反之,您可以在具有特定造訪層級和點擊層級查核點的訪客容器中巢狀內嵌邏輯群組容器。
一個邏輯群組僅可在一個循序區段中加以定義,這代表需在運算式中使用 THEN 運算子。
容器階層 | 圖例 | 定義 |
---|---|---|
標準容器階層 | ![]() |
在訪客容器中,造訪和點擊容器會依序巢狀,以根據點擊、造訪次數和訪客來擷取區段。 |
邏輯容器階層 | ![]() |
邏輯群組容器外部也要求標準容器階層。但在邏輯群組容器中,查核點不要求既定的順序或階層 — 這些查核點只要求符合一定順序的訪客。 |
邏輯群組似乎令人望之卻步,以下是一些使用邏輯群組的最佳作法:
邏輯群組或點擊/造訪容器?
如果要將循序查核點分組,則「容器」為邏輯群組。不過,如果這些循序查核點必須發生在單一點擊或造訪範圍內,則需要「點擊」或「造訪」容器。(當然,「點擊」對於一組循序查核點來說並沒有意義,因為一次點擊最多只會評為一個查核點)。
邏輯群組是否可簡化建立循序區段的流程?
是的,可以。假設您正嘗試識別此訪客區段:檢視了頁面 A,接著分別檢視頁面 B、C 和 D 的訪客
您可以在不使用邏輯群組容器的情況下建立此區段,但是過程既複雜又費力.您必須指定訪客可檢視的每個頁面順序:
Visitor Container [Page A THEN Page B THEN Page C THEN Page D] or
Visitor Container [Page A THEN Page B THEN Page D THEN Page C] or
Visitor Container [Page A THEN Page C THEN Page B THEN Page D] or
Visitor Container [Page A THEN Page C THEN Page D THEN Page B] or
Visitor Container [Page A THEN Page D THEN Page B THEN Page C] or
Visitor Container [Page A THEN Page D THEN Page C THEN Page B]
邏輯群組容器可大幅簡化建立此區段的流程,如下所示:
和其他容器一樣,區段產生器中提供多種建立邏輯群組容器的方式。以下是巢狀內嵌邏輯群組容器的建議方式:
使用邏輯群組可讓您在不依照順序的群組中符合條件。這可讓您建立區段,其中瀏覽或點擊容器的發生不考慮正常階層。
範例:訪客造訪頁面 A,接著以任意順序造訪頁面 B 和頁面 C。
建立此區段
頁面 B 和 C 會巢狀內嵌於外層「訪客」容器內的「邏輯群組」容器中。A 的「點擊」容器後面接著含 B 和 C (以 AND 運算子相連) 的「邏輯群組」容器。因為是在邏輯群組中,因此未定義序列,以任何順序點擊頁面 B 和 C 都會讓引數為 True。
另一個範例:訪客造訪頁面 B 或頁面 C,接著造訪頁面 A:
區段至少必須符合一個邏輯群組的查核點 (B 或 C)。此外,邏輯群組條件也可在相同點擊或跨多個點擊中符合。
使用邏輯群組可讓您在不依照順序的群組中符合條件。在這個無順序的第一個相符區段中,邏輯群組規則識別先檢視頁面 B 或頁面 C,接著必須檢視頁面 A。
範例:訪客造訪頁面 B 或頁面 C,接著造訪頁面 A。
建立此區段
頁面 B 和頁面 C 維度會在選取 OR 運算子的情況下分組於「邏輯群組」容器中,然後就是一個識別頁面 A 的頁面檢視作為值的「點擊」容器。
使用邏輯群組建立區段,其中總和多個頁面檢視來定義哪些頁面必須點擊,並明確遺漏其他頁面。****
範例:訪客造訪頁面 A,接著明確地未造訪頁面 B 或 C,但點擊了頁面 D。
建立此區段
從左窗格拖曳維度、事件和預先建立的區段,以建立此區段。請參閱建立邏輯群組區段。
在邏輯群組中巢狀內嵌值,按一下邏輯群組容器內的「排除」按鈕。
使用邏輯群組建立區段,其中總和多個頁面檢視來定義哪些頁面必須點擊,並明確遺漏其他頁面。
範例:訪客造訪頁面 A,但未在頁面 A 之前造訪頁面 B 或頁面 C。
建立此區段
初始 B 和 C 頁面識別於邏輯群組容器中,該容器經排除,隨後是訪客對頁面 A。
從左窗格拖曳維度、事件和預先建立的區段,以建立此區段。
在邏輯群組中巢狀內嵌值,按一下邏輯群組容器內的「排除」按鈕。
使用每個容器標題內建的 Within 和 After 運算子,可以定義時間、事件和計數。
您可以使用 Within 和 After 容器並指定精細度和計數,將符合限制至指定的持續時間。Within 運算子用來指定兩個查核點之間時間量的上限。After 運算子用來指定兩個查核點之間時間量的下限。
持續時間的指定方式是使用代表精細度的單一大寫字母,後接代表精細度重複計數的數字。
Within 包括端點 (小於或等於)。
After 不包含端點 (大於)。
運算子 | 說明 |
---|---|
AFTER | After 運算子用來指定兩個查核點之間時間量的下限。設定 After 值時,在套用區段後開始時間限制。例如,如果在容器上設定 After 運算子,以便識別造訪了頁面 A 但直到一天後才返回造訪頁面 B 的訪客,則該日將從訪客離開頁面 A 開始。若要將訪客納入區段中,在離開頁面 A 至檢視頁面 B 期間,至少須經過 1440 分鐘 (一天)。 |
WITHIN | Within 運算子用來指定兩個查核點之間時間量的上限。例如,如果在容器上設定 Within 運算子,以便識別在一天內造訪了頁面 A 然後返回造訪頁面 B 的訪客,則當訪客離開頁面 A 時,該日即開始。若要納入區段中,訪客在開啟頁面 B 前最多有一天的時間。若要將訪客納入區段中,造訪頁面 B 的時間必須落在離開頁面 A 至檢視頁面 B 的 1440 分鐘 (一天) 之內。 |
AFTER/WITHIN | 同時使用 After 和 Within 運算子時,請務必了解兩個運算子是並行開始和結束,而非連續操作。例如,如果您建立了區段並將容器設為:After = 1 Week(s) and Within = 2 Week(s) ,則區段中用以識別訪客的條件僅符合 1 週和 2 週之間。兩個條件都從第一個頁面點擊開始執行。 |
範例:訪客造訪頁面 A,接著在 2 週後才造訪頁面 B。
建立區段:建立此區段的方法為新增一個訪客容器和兩個點擊容器。您可以接著設定 THEN 運算子,然後開啟 AFTER 運算子下拉式清單,設定週數。
符合
設定 “After 2 weeks” 時,如果點擊頁面 A 發生在 2019 年 6 月 1 日 00:01,則後續點擊頁面 B 只要發生在 2019 年 6 月 15 日 00:01 之前 (14 天後) 便符合。
點擊 A | 點擊 B | 比對 |
---|---|---|
A 點擊:2019 年 6 月 1 日 00:01 | B 點擊:2019 年 6 月 15 日 00:01 | 符合:這個時間限制符合,因為是在 2019 年 6 月 1 日之後 (兩週)。 |
A 點擊:2019 年 6 月 1 日 00:01 | B 點擊:2019 年 6 月 8 日 00:01 B 點擊:2019 年 6 月 15 日 00:01 | 不符合:頁面 B 的第一次點擊不符合,因為與要求兩週後的限制衝突。 |
在「within」子句裡,您可以在「THEN」陳述式之間加入「within 1 search keyword instance」、「within 1 eVar 47 instance」之類的文字。這樣會將區段限制在某個維度的一個例項內。
範例:訪客造訪頁面 A,接著在 5 分鐘內造訪頁面 B。
建立區段:建立此區段的方法為新增一個訪客容器,然後拖曳兩個點擊容器進來。您可以接著設定 THEN 運算子,然後開啟 AFTER 運算子下拉式清單並設定間隔:點擊數、頁面檢視次數、瀏覽次數、分鐘數、小時數、日數、週數、月數、季數或年數。
符合
必須發生在時間限制內才符合。對於運算式 ,如果訪客點擊頁面 A 發生在 00:01,則後續點擊頁面 B 只要發生在 00:06 時或之前 (5 分鐘後,包括 00:06) 便符合。在該分鐘時點擊也符合。
使用 Within 和 After 可提供區段兩端的最大和最小端點。
範例:訪客造訪頁面 A,接著在 2 週後 (一個月內) 造訪頁面 B。
建立區段:建立區段的方法為在訪客容器內排序兩個點擊容器。然後設定 After 和 Within 運算子。
符合
在 2019 年 6 月 1 日點擊頁面 A,然後在 2019 年 6 月 15 日 00:01 之後及 2019 年 7 月 1 日之前返回的任何訪客,都會納入區段。與時間介於排除比較。
After 和 Within 運算子可一起使用來定義循序區段。
此範例說明在兩週後且一個月內第二次瀏覽並點擊頁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