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WCAG 2.0 是在架構過程中,日趨詳盡地將建立無障礙網路內容的概念導入指引中。這因此外界可能會認為 WCAG 2.0 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複雜文件,但其目的是隨作者需要而 (逐步地) 提供更詳細的資訊,而非一次提供龐大而完整的資訊。

WCAG 2.0包含四項無障礙設計的重要原則。 說明如下:

  1. 可感知 (Perceivable):使用者是否可察覺有問題的網路內容?
  2. 可操作 (Operable):使用者是否可導覽、輸入資料或與網路內容互動?
  3. 可理解 (Understandable):使用者是否可處理並理解自己看到的網路內容?
  4. 穩定 (Robust):網路內容是否可合適地在多種瀏覽環境 (包括舊版和新興的瀏覽環境) 中以預期方式提供?

這些原則有時被縮寫POUR所稱。

  • 每項​ 原則 ​都包含一或多個​ 指引

    • 指引以說明的方式措辭,有時為正面語氣 (請…),有時為反面語氣 (請勿…)。
    • 指引從 1.1 編號至 4.1,第一個數字與父項指引相對應。
  • 每則指引都包含一或多個​ 成功標準

    • 成功標準以陳述形式撰寫,針對任何特定網頁為 TrueFalse
    • 成功標準可能包含兩者擇一的選擇,也可能包含例外,意即不符合成功條件的情況。
    • 成功標準根據父項指引和原則,從 1.1.1 編號至 4.1.1。這些標準還各有一個簡短的名稱,用於摘要簡述該標準的目的,以便易於參考。舉例來說,成功標準 1.1.1 是「非文字替代方案」。
    • 成功標準包含一份相關​ 技術 ​清單 (詳細說明於下方)。

支援資源

除了原則、指引和成功標準這些 WCAG 2.0 核心元件之外,另有一系列支援文件可用。其中有些文件針對如何達成指引各層面提供特定建議,其他文件則為較一般的參考資源,可協助各方各面的網頁作者、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盡可能有效地了解並運用 WCAG 2.0。

雖然 WCAG 2.0 是一份不變的穩定文件,但這些支援資源大多是動態文件,會隨著新技術興起和網路無障礙新範例出現而日漸改變和成長。

WCAG 2.0 資源

Techniques for WCAG 2.0 (WCAG 2.1 的專用技術)

WCAG 2.0 的專用技術闡明於《Techniques for WCAG 2.0》(WCAG 2.1 的專用技術) 頁面中。

在 WCAG 2.0 階層中,技術 ​層級僅在成功標準之下。WAI 將技巧歸類為資訊,而非基準。換言之,要讓資源遵循 WCAG 2.0,並不需要按照某項特定技術操作。

因為技術比成功標準更具體,通常指涉特定技術或內容類型 (例如 HTML 或影片) 或情境 (例如電子商務或電子學習應用程式)。您可以將技術視為達成特定指引和成功標準的實證範例,因此對於在特定情境下作業的作者和開發人員很有幫助。

技術可透過以下來源存取:

  • 集合使用 (技術可能為一般內容,或與特定技術或格式相關,例如 HTML、CSS 或用戶端指令碼),或
  • 從相關成功標準取得。技術可應用在多個成功標準中。

每種技術都有專屬編號,編號則與其所屬集合相關。例如,ARIA 技術的其中一項是​ 「技術 ARIA2:識別具有『必填』屬性的必填欄位」

技術可分為「充分」、「建議」或「失敗」:

  • 充分技術 ​如經依循操作,就足以滿足特定成功標準。
  • 建議技術 ​如經依循操作,可對輔助工具礙帶來正面影響,但本身可能並不足以確保達成特定成功標準。
  • 失敗 ​技術則說明成功標準無法達成的特定例子。

技術的詳細資訊包括說明、適用性、範例、深入詳情資源,以及供作者測試技術是否可成功應用的詳細說明。

技術清單尚未完整,WAI 仍持續以新範例來更新清單,藉此反映網路技術、設計方式和研究發現的發展。因此,非常建議您定期檢查技術清單中的新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