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 Experience Manager (AEM) as a Cloud Service 的開發過程充分遵循「網頁內容可及性指引」。
網頁內容可及性 (WCAG) 指引 2.1 版是由全球資訊網協會 (W3C) 資訊網可及性推動組織 (WAI) 所制定之一系列國際公認的指引。
WCAG 2.1 更新了 2008 年的 WCAG 2.0 版。請參閱 WCAG 2.1 與 WCAG 2.0 的比較。
指引的更新版 WCAG 2.2 目前正在開發中,但暫時不會列入考量。
WCAG 2.1 包含一系列無需仰賴技術的指引和成功標準,有助身心障礙人士存取與使用網路內容。這些標準可為網路內容作者、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提供建議,確保他們製作的資源能盡可能方便讓更多使用者存取,無論使用者有任何身心障礙,例如視障、聽力損失、學習障礙、年齡相關限制等均可使用。
舉例來說,在 HTML 中使用 alt
屬性來描述影像或任何其他非文字內容,可讓盲人或弱視族群大大受益。alt
屬性中的文字描述可以轉換為語音輸出,或者傳輸到可採電子方式重新整理的點字顯示器。
此外,WCAG 2.1 也能為其他受益人帶來好處,包括可能有情境式身心障礙的人士。還有一些人因為瀏覽技術、網路連線速度或瀏覽環境等條件之故,可能會遭遇到與身心障礙人士類似的障礙。
使用 Adobe Experience Manager,內容作者和/或網站擁有者就可建立符合相關 WCAG 2.1 A 級和 AA 級成功標準的網路內容。
因此,了解 WCAG 2.1 的目標以及指引的架構方式,才能了解網路無障礙以及相關指引如何協助建立無障礙網路內容。
WCAG 2.1 的目的是提供符合以下條件的指引:
多種技術均可使用:換言之,相關指引可應用在多種網路內容格式,不局限於 HTML。因此,WCAG 2.1 可涵蓋的範圍包括以 PDF、Flash、JavaScript 和其他目前和未來網路技術所產生或提供的內容。
可檢驗:每則指引的編寫方式都能客觀檢驗,確保無障礙專家小組皆一致同意內容符合指引的要求。無障礙指引的挑戰之一在於,雖然部分指引可接受技術性檢驗,但其他部分仍需人為判斷,才能確定是否確實符合要求。
支援優先和情境式實作:
WCAG 2.1 指引提供指定的優先順序,內容指出未遵循指引可能對特定身心障礙使用者群體產生哪些影響。因此,作者可針對特定情況,根據最重要的指引做出明智決策。此外,WCAG 2.1 也導入無障礙支援概念。如此一來,作者決策時,就能考量是否要使用可能沒有完整無障礙支援的網路技術,或要求使用者利用特定的輔助技術、瀏覽器或兩者皆用,才能享有無障礙功能的效用。
上述目標對 WCAG 2.1 的架構有顯著影響。
建立一個能夠全面滿足每一種身心障礙或人士類型需求的網站,是不可行的作法。WCAG 2.1 的目的,是協助網頁作者在可行狀況之下,建立特定條件和合理範圍內無障礙的網站。
WCAG 2.1 是在架構過程中,日趨詳盡地將建立無障礙網路內容的概念導入指引中。這因此外界可能會認為 WCAG 2.1 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複雜文件,但其目的是隨作者需要而 (逐步地) 提供更詳細的資訊,而非一次提供龐大而完整的資訊。
WCAG 2.1 包含四大無障礙設計原則,有時簡稱為 POUR。說明如下:
再進一步說明:
每項原則都包含一或多個指引。
指引以說明的方式措辭,有時為正面語氣 (請…),有時為反面語氣 (請勿…)。
指引從 1.1 編號至 4.1,第一個數字與父項指引相對應。
每則指引都包含一或多個成功標準。
成功標準以陳述形式撰寫,針對任何特定網頁為 True
或 False
。
成功標準可能包含兩者擇一的選擇,也可能包含異常,即不符合成功標準的情況。
成功標準根據父項指引和原則,從 1.1.1 編號至 4.1.1。這些標準還各有一個簡短的名稱,用於摘要簡述該標準的目的,以便易於參考。舉例來說,成功標準 1.1.1 是「非文字內容」。
成功標準包含一份相關技術清單 (詳細說明於下方)。
除了原則、指引和成功標準這些 WCAG 2.1 核心元件之外,另有一系列支援文件可用。其中有些文件針對如何達成指引各層面提供特定建議,其他文件則為較一般的參考資源,可協助各方各面的網頁作者、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盡可能有效地了解並運用 WCAG 2.1。
雖然 WCAG 2.1 是一份不變的固定文件,但這些支援資源大多是動態文件,會隨著新技術興起及出現無障礙網路的新範例,而與日俱進。
這份清單並非意在詳盡列出所有資源,而是提供可用資源的簡介:
此指引提供 WCAG 2.1 新增內容的相關資訊:
《What is New in WCAG 2.1》(WCAG 2.1 的新增內容) 針對 WCAG 2.0 及 WCAG 2.1 之間的差異提供珍貴資訊。
《WCAG 2.0 and 2.1》(WCAG 2.0 和 2.1) 一節則進一步釐清兩者的關係。
WCAG 2.1 的專用技術闡明於《Techniques for WCAG 2.1》(WCAG 2.1 的專用技術) 頁面中。
在 WCAG 2.1 階層中,技術層級僅在成功標準之下。WAI 將技巧歸類為資訊,而非基準。換言之,要讓資源遵循 WCAG 2.1,並不需要按照某項特定技術操作。
因為技術比成功標準更具體,通常指涉特定技術或內容類型 (例如 HTML 或影片) 或情境 (例如電子商務或電子學習應用程式)。您可以將技術視為達成特定指引和成功標準的實證範例,因此對於在特定情境下作業的作者和開發人員很有幫助。
技術可透過以下來源存取:
每種技術都有專屬編號,編號則與其所屬集合相關。例如,ARIA 技術的其中一項是「技術 ARIA2:識別具有 aria-required 屬性的必填欄位」。
技術可分為「充分」、「建議」或「失敗」:
技術的詳細資訊包括說明、適用性、範例、深入詳情資源,以及供作者測試技術是否可成功應用的詳細說明。
技術清單尚未完整,WAI 仍持續以新範例來更新清單,藉此反映網路技術、設計方式和研究發現的發展。因此,非常建議您定期檢查技術清單中的新增內容。
此部分透過一系列文件提供建議,協助讀者了解特定指引和成功標準的目的。您可以下載簡介,並取得其他詳細資訊的連結。
每個各別指引和成功標準也都透過各自的「了解」頁面提供以下資訊:
每個成功標準各自的「瞭解」頁面也都提供以下資訊:
您可在如下章節找到範例:了解成功標準 1.1.1 (「非文字內容」)。
《How To Meet WCAG 2.1》(如何達成 WCAG 2.1) 頁面中提供「如何達成」指引的相關章節。此節提供 WCAG 的替代簡報,方便讀者將指引內容精簡成與自身興趣和/或環境最相關的內容。讀者可以指定特定網路內容技術 (例如階層式樣式表或指令碼) 或指定特定優先層級,藉此篩選想要檢視的成功標準技術。
如不篩選,該資源則會按指引的分組提供所有成功標準。每個成功標準會提供以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