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Manager 包含連續整合(CI)和連續傳送(CD)架構,可讓實施團隊快速測試並傳送新的或更新的程式碼。例如,實作團隊可以設定、設定和啟動自動化CI/CD管道,運用Adobe編碼最佳實務來執行完整的程式碼掃描,並確保最高的程式碼品質。
CI/CD管道還自動化了單元和效能測試流程,以提高部署效率,並主動發現部署後需要修復的重要問題。 實作團隊可存取完整的程式碼效能報告,以便在將程式碼部署至生產環境時,洞悉KPI和重要安全性驗證的潛在影響。
下圖說明在Cloud Manager中觸發發行後會發生什麼情況。 隨附的表格說明工作流程中的每個步驟。
下表詳細說明了流程每個步驟中的情況:
管線處理步驟 | 怎麼回事? |
---|---|
1.開始發行 | 部署管理員會以手動方式、透過Git提交或根據循環排程來觸發發行。 |
2.建立發行標籤 | Cloud Manager 建立Git標籤,以使用自動產生的版本號碼來標籤發行。例如:2018.531.245527.000001222 |
3.使用自動產生的版本建立為發行 | Cloud Manager 使用新指派的版本號碼建立應用程式。 |
4.評估程式碼品質 | Cloud Manager 掃描原始碼並提供摘要,然後代碼才能部署到階段環境 |
5.已儲存的版本化對象 | 發行對象會儲存起來,以便日後在部署步驟中使用。 |
6.自動將對象部署到AMS AEM Stage | 釋放對象部署到舞台環境。 |
7.觸發自動測試 | Cloud Manager 運行對象的效能和安全性測試。 |
8.生產觸發器部署 | 完成自動測試後,Cloud Manager將開始部署至生產環境。 |
9.Cloud Manager獲取要部署的對象 | Cloud Manager 提取儲存的釋放對象。 |
10.將對象放入生產環境 | 發行對象將部署到生產環境。 |
要瞭解有關管線配置的詳細資訊,請參閱配置管線。
CI/CD管線提供了質量門或驗收標準,在將代碼從階段環境移動到部署環境之前必須滿足這些標準。 目前有三扇門正在醖釀之中:
對於每個門,都有三個層次的問題:
以下是代碼掃描的示例,其中列出了代碼的問題:
有關設定代碼、質量和效能門的詳細資訊,請參閱配置門。